82年拉菲疯狂的背后

发表于:2010/9/29 13:35:21  |  最后修改于:2010/9/29 13:35:21

来自:子懿楼主

在没有发表文章之前,首先要感谢马丁大哥,给我写这篇文章的咨询。

 

发表于《FINE DRINK》首期

 

最新一期《移注瓶》(Decanter 3月号)波尔多名庄酒的价格显示从1961年到2004年中,1982年年份的各类名酒价格遥遥领先其他年份,而这个年份的拉菲(Chateau Lafite)成为仅次于柏图斯(Chateau Petrus)的葡萄酒,以每箱售卖23,297英镑紧随其后(后者为30,905英镑/箱);同时也是涨幅最高的葡萄酒。去年11月份佳士得在香港拍出274,872人民币/箱的高价,此年份年的拉菲在大陆更受尊崇,据说行货价已超过5万元,并且是一瓶难求。

 

任何事物被追捧总会有其原因,拉菲庄也不例外。其实在长达七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,拉菲庄的酒被不少显贵之人推广,成为其品牌最好的代言人。例如,在18世纪中叶,法王路易十六对从波尔多返回的Maréchal de Richelieu说:“看上去你比去吉耶内省(波尔多属于其中)任职时年轻25岁。” Richelieu回答道:“陛下,您难道不知道我发现了永葆青春之泉?拉菲酒就是这样的青春之泉。”从此,拉菲在凡尔赛宫流行开,被称为“国王的酒”。而在美国未来总统Thomas Jefferson影响下,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上流社会也对拉菲酒推崇备至。更在1855年时,被评级为一级庄中的头名。

 

说起顶级佳酿,若以价格作为其身份的标示,那么这个世界上身价贵于拉菲庄的何止一二!近的就有右岸的柏图斯和李鹏(Le Pin)两位大将,远的有隐于勃艮第的两位闺密:几乎只出现在拍卖市场而在流通市场不见芳踪的罗曼尼康帝(La Romanée Conti),和同属于一家族DRC的塔希(La Tache)。可惜,国内的富豪们似乎过于受1855年分级之影响;也或许归功于波尔多行业协会(CIVB)前瞻的眼光,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广工作;更或许是“拉菲”本身名字的优势-- --好记顺口,让不懂外文人不用费神记自己要喝的酒。看来那些看中中国庞大市场的酒商们,是不是该取个容易记的中文名后再进入大陆市场?!听说奥比昂(Chateau Haut-Brion)正在筹划为旗下品牌选取好记漂亮的中文名,以期待更多的市场份额。

 

那又为什么是1982年而不是其他年份的拉菲酒屡屡创出价格新高?析分原因可能如下:

 

首先是1982年这个年份本身。这是一个当时被很多专家看低的年份:人们认为这个年份的波尔多酒果香浓郁、诱人,过于成熟,还没有装瓶就散发出青春活力,却没有足够的单宁酸支撑,很难在瓶中继续熟化发展,缺乏顶级佳酿之条件。而他,罗伯特·帕克一个入行不久,在美国小有名气的酒评家,赌下一生的信誉,称那个年份是二十世纪最好年份之一。没有想到,82年的波尔多红酒上市之后被确定成熟及慢,潜力无穷。此后,帕克名声鹊起,追随者与日俱增,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

 

其次,虽然有以前的声誉,但进入上世纪,由于横扫欧洲大陆的葡萄根瘤蚜病(Phylloxerra)和两次世界大战之影响,拉菲的酒质不是很稳定,部分好年的酒相当平庸,1982年的年份具有转折意义,这年后拉菲的品质开始变得稳健。而罗伯特·帕克更是给了这个年份100分的高分,传说他11次品这个年份,每次都满意地打出100分。

 

再次,1982年拉菲酒正值顶峰(也就是适饮期)。按名庄酒投资观点看,当一款葡萄酒进入全球各大顶级餐厅供人享用时,这时的价格也同样处于顶峰。鉴于葡萄酒属于饮料一种,当然喝一瓶少一瓶,最后成为稀缺物或许只藏于某个藏家手中标为“非卖品”。

 

最后,对于82年拉菲的传奇,圈内的人也有共同的看法:最先是一群香港的富豪开始饮用,那时认为喝拉菲是身份的象征,而选一款82年的拉菲更是品味的体现;然后呢,在一帮生活在欧洲的温州商人间渐渐流行喝名叫“拉菲”的酒,目前是除了温州之外的浙江商人开始炒作82年拉菲。当然,电影之影响力也是巨大的,某部港产影片对这个发生在中国的传奇故事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就如“在中东石油富豪的推动下,1990年白马庄也贵得离谱(注:目前的价格为7,032镑,高于82年)”,而位于法国勃艮第的罗曼尼康帝的价格位于金字塔最尖顶,这不仅因为产量极少,约为3600-6000瓶(注:拉菲的产量约为200,000瓶),而且据说也是因为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时,被日本人炒起来。

 

至于要不要加入所谓的“反拉菲”团,个人认为以目前的财力没有说话权。但从一个喜欢葡萄酒的角度来说,只要是好酒,只要是酒庄用心去酿的酒,爱酒者没有理由去高举“反对”之旗,把自己变成某某道士。

 

 

 


百甞 第二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9/29 13:42:49

来自:百尝 1楼

当它不存在就好,总提它反而推波助l澜了。

馋嘴萨缪 第二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9/29 13:55:11

来自:馋嘴萨缪 2楼

82的。。。。。

还是喝喝02的算了。

黑衣骑士 第四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9/29 15:50:31

来自:黑衣骑士 3楼

《移注瓶》......

自由の呼吸 首席酿酒师

回复于:2010/9/29 16:51:27

来自:自由の呼吸 4楼

罗斯柴尔德家族:"大道无形"世界首富

黑衣骑士 第四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9/29 16:57:20

来自:黑衣骑士 5楼

嗯,作为考据癖,我发现了一个小问题,

LZ千万别以为我是针对你,我最近被折腾怕了,总有人对号入座。

 

18世纪中叶,法王路易十六对从波尔多返回的Maréchal de Richelieu说:“看上去你比去吉耶内省(波尔多属于其中)任职时年轻25岁。” Richelieu回答道:“陛下,您难道不知道我发现了永葆青春之泉?拉菲酒就是这样的青春之泉。”


Le maréchal Louis Fran?ois Armand de Vignerot du Plessisduc de Fronsac puis duc de Richelieu (1715), prince de Mortagne, marquis du Pont-Courlay, comte de Cosnac, baron de Barbezieux, baron de Coze et baron de Saugeon, pair de France, est né à Paris le 13 mars 1696 et mort le 8 ao?t 1788.


嗯,老头的头衔真多,不过呢,

法王路易十六是1774年开始执政的,他出生于1754年,

所以让我们来看一个好玩的事情,

1774年,黎赛留公爵已经78岁了,

如果真的是年方20的路易十六说的,那么这个玩笑开的真是强,

也证明Lafite确实是强啊。

不过估计也没啥不可能,老头在1780年结了第三次婚,时年80。

娶了洛林一个名门望族的女儿,女伯爵Jeanne de Lavaulx,新娘46岁。

不过我觉得Louis XVI倒是有可能会和黎赛留关系真的很好,

即使25年前路易十六尚未出生。

Louis XVI和老爹不合,常常有人说路易十六就是因为老爹太花心,

所以坚决对一夫一妻制很效忠,而法国还专门有人做过心理学研究,

研究路易十六的心理状况。

黎赛留和他的叔祖父——著名的黎赛留首相一样(见《三个火枪手》),

他和国王的女人不合,黎赛留一度是国王最忠实的顾问,

直到他为他的儿子向蓬巴杜夫人的女儿求娃娃亲失败之后,

(那个女儿也很衰,10岁不到就夭折了)

他一怒之下远离了宫廷。

据说路易十六很信奉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,

所以他应该会和黎赛留关系不错。


纯属八卦。


不过楼主说是18世纪中叶啊,嗯,据我猜测,楼主可能信息来源错误,

黎赛留在1950年左右还是政坛很活跃的份子,

他在1745年的丰特努瓦大捷(La Victoire de Fontenoy)中扮演了决定性角色,

当时简直红的发紫,路易十五极其信任他,所以我大胆猜测一下,

这个说他年轻25岁的,很有可能是路易十五,而不是路易十六。


胖子 第五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9/29 20:24:45

来自:胖子 6楼

1855年的分级,我记得margaux是头名来着

胡子马丁 第三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9/30 15:41:52

来自:胡子马丁 7楼

子懿写得不错啊...如果有一天,能做到喝酒不看价格的豪情就好了......

 

还没去德国吗?

子懿 第四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10/2 21:42:35

来自:子懿 8楼

黑衣骑士,

可能是参考的消息有误,把两个路易弄错了,谢谢。

 

马丁大哥

还没呢,工作签证就烦了,听说下周会有消息,下周第五周,按理最多6周。还好德国今年harvest比较晚

大番薯 第五级酒庄庄主

回复于:2010/10/4 12:36:06

来自:大番薯 9楼

1855年的分级拉菲是头名。



登录后再发言